从去年开始,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“内卷”。
说白了就是激烈的内部竞争。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,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,造成边际效应的无限放大。
再看流量市场,更是如此。互联网发展早已过了流量红利期,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。这些年流量从业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越来越难获客,相应的成本也在上涨。
卷卷流量时代没有任何优势吗?
我觉得不绝对。因为流量竞争激烈,各大媒体也催化了一些新的广告产品,希望提高广告主的获客效率。
在介绍之前,我想和大家说一下ocpc的逻辑。毕竟,这是所有基于数据的建模的基础。
头条应该是ocpc这种革命性的智能投放模式在2016年推出。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ocpm,但逻辑是一样的(主流媒体之间的逻辑也大致相同)。
以H5推广为例。用户点击广告进入广告主的落地页面后,头条会在链接上拼接参数,比如计划ID(ad_id)、创意ID(creative_id)、点击ID(click_id)等等,在宏观参数的情况下。这些参数发送给广告主后,广告主根据后端情况判断哪些用户有转化行为,并将用户的信息实时发回头条。头条持续将转化用户与广告计划关联起来,跟踪每个广告计划的转化效果。
至此,形成一个数据闭环。
今日头条广告怎么玩?
最近演技同学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,我自己去登陆页面走了一遍流程。为什么头条后台没有记录(使用转换跟踪的联调除外)?
原因是从头条广告环境之外进入登陆页是无相关参数下发的,无参数下发形成的转化被视为自然量或外部流量,不计入广告后台。
简而言之,记住只会报告广告流量产生的转化。无论是竞价广告,还是现在火热的直播间引流广告,都是这个逻辑。
从业务层面发布的文章都是假的。下面笔者就从金融行业介绍一下头条系的新产品,其他行业自行传播。
第一大投资回报率竞标模式
从cpc到ocpc,广告行业进入智能投放时代。目前头条可以支持新的竞价模式,ROI竞价!
今日头条广告怎么玩?
逻辑是将影响广告主ROI的因素整合到投放模型中,估算不同用户给广告主带来的ROI来动态调整出价。
众所周知,ROI=收益/成本。
以19年前推出的百万美元医疗保险为例。为了便于理解,保费可以大致理解为收入。你会发现一个问题。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保费(收入)和不变成本(因为出价是统一的)。如果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比例出现波动,就会影响ROI的稳定性。
所以如果能采用ROI竞价,针对不同年龄和社保身份的用户采取动态竞价策略,就能保证ROI的稳定性。
比如,广告主将ROI竞价设置为3,当投放模型确定用户A可以给广告主带来600元收入时,会向这个用户竞价200;当确定用户B能给广告主带来300元的收入时,就会出价100元给这个用户,以此类推。
说到这里,广告商需要做两件事:
首先你需要明确告诉头条,对于不同年龄、不同社保身份的用户,对应的收益是什么,这样投放模型才能根据自己的标签为用户预测收益。
第二,需要实时报告用户转化到头条所产生的真实收入,以便用户修正和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。
综上所述,ROI竞价模式对于需要对ROI进行强控制,对用户年龄、性别、社保等基本信息有严格要求的广告主,会有很好的效果。
2号长期辅助模型
长期经营自有顾虑,电商怕没回购,游戏怕亏损,贷款行业怕坏账,保险怕违约...
以百万医保为例。按月办理医保的用户需要在12月缴费。去的越晚,你会发现成功的用户越来越少。你如何改善这种情况?
长期协助模式,可以向头条举报未能支付到期费用的用户进行数据建模。
模型不断积累数据,后期会对广告主进行判断。被判定为负面案例的人,不会向他们展示广告,从而提高广告主的用户质量和后端数据表现。
如果是贷款行业,可以对未按时还款的用户进行举报和建模;在游戏行业,可以对不同时间丢失节点的用户进行报告和建模,逻辑大体相同。
3号穿山甲
作为占据视频APP头把交椅的Tik Tok,流量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。渐渐地,一些广告主开始把目光倾斜到穿山甲身上。
穿山甲的本质是联盟广告,拥有10W+应用资源,日活用户超过3亿。
今日头条广告怎么玩?
它的存在就是一个黑匣子。因为他们下面的资源多,广告位多,广告主就无法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,就会出现好的特别好,不好的特别差的情况。
因此,为了帮助广告主精细化投放穿山甲,头条将穿山甲下的广告资源分为三个层次,即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和广告位(union_site)。
实现是头条在直达穿山甲的计划连接中加入宏参数(参考ocpc的逻辑部分),用户进入登陆页面后,具体的广告位ID(union_site)会在宏参数的情况下分配给广告主。广告客户可以在获得广告位ID参数后连接前端和后端数据。
获取穿山甲不同广告位的前端数据有两种方式,如下:
今日头条广告怎么玩?
不用说,有了数据支持,劣质的广告位ID是可以排除的。至此,穿山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混沌黑匣子。
第四次RTA对接
RTA还有一个哥哥叫RTB。它们在外观上很相似,但它们的含义却大不相同。
RTB(RealTime Bidding),即实时竞价,支持每次广告曝光的实时竞价。
2011年以前,中国网络广告多以CPT买断、固定CPM、CPC的形式销售。RTB的出现代表了国内网络广告技术的新水平。
让我们来谈谈RTB的哥哥,RTA。
RTA(RealTime API),实现将媒体人群数据传输给广告主,然后让广告主决定是否投放这个人的广告。
今日头条广告怎么玩?
RTA产品有两个优势,可以实现用户筛选和流量筛选。
比如在新场景下,可以实时排除转化的用户,避免无效探索。比如推广APP时,如果用户A是老用户,用户B是新用户,那么广告主只会选择对A竞价。
关于流量屏蔽,可以屏蔽流量不畅造成的用户。就像在3号穿山甲unionsite的对接中,如果发现一个广告位ID的后端数据很差,RTA的广告主就会放弃对这类用户的竞价。
说说我对发射的看法。
我见过流量红利期的繁荣,也见证过不同行业的洗礼,比如19年的贷款行业,比如现在的教育行业。
一路走来,我越来越觉得发射是一件需要跟风的事情。
天天所谓的基础设施不如别人,要重新考虑视频方向,落地页面流程的简化,投放的创新,而不是一波疯狂的新素材。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自己的懒惰。
写在最后:
对于优化者来说,首先要看清趋势,然后再谈努力;当你蒙着头走向一个可怜的陌生人时,不要再叹气了。很多时候,你做决定的那一刻,事情的结果已经基本定型,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。